
2025-04-28 21:25 点击次数:148
隋朝初年,一群农民实在不想背课文,就合起伙来造反配资知识,攻破县衙后,把县令捆起来问他:“你现在还想让我们背书吗?”
这群人口中说的背书,就是背课文的意思,课文的名字叫作《五教》。他们之所以要杀县令造反,就是不想背书。
这不是小说,是我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,够荒诞吧。
隋朝初年,隋文帝统一南方后,一个人管不过来整个国家,于是让当时的宰相苏威代他巡视江南,负责江南地区的一切事物,并且不用向皇帝汇报。
苏威是京兆郡人,出身世家贵族,他到了江南之后十分的高傲,认为这里是蛮夷之地,百姓都是蛮夷之人,原本蛮夷之人定下的政策、法律也都不实用。
于是苏威想了一个办法来教化江南百姓,改变他们的生活习俗,那就是背书。
他规定江南所有人,无论男女老少、贫富贵贱,都必须背会一本书,这本书就叫做《五教》,记录了儒家规定的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等五种人伦道德的教义。
展开剩余70%本来教化万民也算是件好事,搞得好了还能够青史留名,可这个苏威没有弄明白当时的客观条件。
古代基础教育不完善,很多底层群众一字不识,连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,你让他们去背书,压根就是一件不合实际的事情。
更何况,苏威是强制要求百姓背会这本书,他规定谁要是背不下来,轻则拉到衙门打一顿,重则关进监狱受罚,甚至有的百姓直接被折磨致死,硬生生让教化万民的上课,变成了上坟。
而且苏威还觉得以前的《五教》内容太过简陋,不够完善,于是又写了许多辞藻华丽的文章加在里面,让百姓一起背下来,这不仅荒唐至极,甚至直接激起了民愤。
是可忍,孰可忍,背书不能忍!
于是在公元509年,一群不识字的农民直接造反了。
造反的同时还散布谣言,说“皇帝要将南方百姓全部迁移到关中,做关中人的奴隶”,这些谣言搞得百姓人人自危,很快,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江西等地出现了几十万揭竿而反的老百姓。
前文提到,绑架县令的农民,就是江西的一伙造反分子,他们的造反头子老大名叫吴世华,对曾经逼迫背书的县令十分痛恨。
他让人将县令吊了起来,判处凌迟之刑,用刀将县令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割下来,一边割还一边问:“你DY的,还要让我们背诵《五教》吗?”
其他的造反头子,还有更加血腥的手段对付县令,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“执县令,或抽其肠,或脔其肉食之。”
大概意思是:有的造反头子把县令吃了。简直是惨绝人寰。
隋文帝杨坚知道了这件事,对苏威破口大骂:“这就是你这个宰相的水平?让人背书,这种馊主意也想得出来!”
不过杨坚也没有对苏威进行实质性的处罚,而是派了两名将军前去平定叛乱,杀了十几万百姓,剿灭了叛军。
后来隋朝灭亡,苏威为求活命,做了三姓家奴,先后效力王世充、李密、李世民。
跟随李世民的时候,李世民也看不惯他墙头草的行为,老是派人骂他,有时候心情好了也会自己上阵开骂,苏威十分郁闷,被骂的羞愧至极,最后郁郁而终。
后世评价,苏威没尽到臣子的义务,国家朝政昏聩也不去管,还间接害死了十几万底层百姓配资知识,被骂死,也算是得到应有的报应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全国炒股配资门户_在线炒股配资公司_配资门户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